跳到主要内容

012 本事經 佛本行集經

五、 本事經

七卷,五萬餘字。大正藏第十七册(六六二),中華藏第一輯第五集(線裝第三十九册)。

唐,大慈恩寺,沙門玄奘譯。奘師,洛陽緱氏人,姓陳。幼出家。貞觀三年(公元六二九),詣闕上表往西域取經,帝不許,遂私出玉關,周遊西域百三十國,得梵本經論六百五十七部,以貞觀十九年歸,房玄齡表聞,詔見於儀殿,勅翻譯諸經論,帝爲製聖教序,建大塔安奉新經。麟德甲子(六六四),將示寂,令左右同唱慈氏如來號而寂。所譯經論,凡七十五部,一千三百三十五卷。

經分三品: 一法品第一,有二卷(一—二);二法品第二,有三卷(三—五);三法品第三,有二卷(六—七)。共一百三十七段經。多警語,大似阿含。

法品第一(有六十段經)

一 衆生流轉生死,由無明蓋之所覆障。當破無明,出貪愛網。

二 衆生由貪愛結所繫縛故,流轉生死。

三 若一有情,於一劫中流轉生死,所積身骨,如王舍城毘補羅山。

四 諸有情類,以心意染汙故,墮諸惡趣。

五 若心意清浄,則昇諸善趣。

六 一切有情,皆由自業;業爲伴侣,業爲生門,業爲眷屬,業爲依趣,業能分定一切有情上中下品。是故應當善知諸業自性,諸業因緣,諸業品類,諸業異熟,諸業盡滅,趣業滅道因緣資具。

七—八 世間所有善法、惡法,於生起時,皆由意爲前導。

九 破僧之過,與多衆生爲不利益,爲不安樂,引諸大衆感大苦果。

十 僧若和合,與多衆生爲大利益,爲大安樂,引諸大衆感大安樂。

十一 若能斷除我慢一結,餘一切結皆亦隨斷。

十二 勤修不放逸,能得大安樂。

攝頌曰(此經每一段皆有長文偈頌;每十二段,又有一總攝頌;今僅録其總攝頌。)

    蓋結劫兩心,    業二意前行,

    僧破及僧和,    斷慢修不逸。

十三—二四 説捨貪、瞋、痴、覆、惱、忿、恨、嫉、慳、躭、慢、害;一一皆云: 永斷此法,得不還果。

攝頌曰:

    貪欲瞋恚痴,    覆藏惱及忿,

    怨恨嫉與慳,    躭嗜慢將害。

二五—三四 説十念: 念佛、念法、念衆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、念休息、念安般、念身、念死。一一皆云: 永念此法,得不還果。

(缺攝頌。)(以上卷一)

三五—四七 説知貪乃至知害,知一切。

攝頌曰:

     貪恚及愚痴,    覆藏惱忿恨。

    嫉慳與躭嗜,    慢害將一切。

四八 福業事中,慈心第一。

四九 作外強緣(謂於修行時作外助緣最強者),無如善知識。

五○ 作内強緣,無如正作意。

五一 説惠施果報。

五二 説犯戒果報。

五三 説持戒果報。

五四 知而妄語,無慚無愧,無悔改心,則無惡不能造。

五五 雖妄語而深生慚愧,有悔改心,則無善不能修。

五六 如來不出現,有情無依歸。

五七 如來若出現,有情有所依,而增長智慧。

五八 説邪見過。

五九 説正見益。

六○ 廻轉速疾,無過於心。

攝頌曰:

    修慈修二緣,    施犯戒持戒。

    二妄二聖慧,    邪見正見心。

(以上卷二)

法品第二 (有四十九段經)

一 若不能守護眼等六根門,飲食不知量,於現法中,多增憂苦,命終生惡趣。

二 若能守護根門,飲食知量,於現法中多喜樂,命終生善趣。

三 唯作罪業而不修福,能生焦惱。

四 唯修福而不造罪,心生歡喜。

五 説二種速通行:㈠ 樂行,㈡ 苦行。

六 説樂、苦二種遲通行。

七 若成就惡戒、惡見二法,終不能生白浄善法。

八 若善戒、善見,決能生白浄善法。

九 作惡不作善,命終墮惡趣。

十 作善不作惡,命終生善趣。

十一 有二妙智,應修令生:㈠ 法智,㈡ 類智。有此二智,能證涅槃。

十二 有二妙智,應善觀察:㈠ 世間智,㈡ 出世間智。

攝頌曰:

    二根二焦惱,    二行二戒見。

    二作及不作,    二智有二種。

十三 爲名聞利養而出家者,非真出家;爲通達遍知而出家者,名真出家。

十四 非真出家之説,同前;爲正斷而出家者,名真出家。

十五 非真同前;爲求厭背、求離欲而出家者,名真出家。

十六 於惡應了知,應厭背。

十七 修不浄觀及慈悲觀,能斷貪欲及瞋恚。

十八 説有餘、無餘二種涅槃界。

十九 説有見、無有見二纏。

(以上卷三)

二○ 若能減省睡眠,具念正知,心常安住悦豫清浄,於諸善法、善觀時宜而正修習;於二果中,隨證其一,謂: 有餘涅槃,不還果。

二一 勤修静慮,證果同前。

二二 説有慚愧與無慚愧的損益。

二三 諸出家者,略有二種所應作事:㈠ 静慮,㈡ 聽法。

二四 尋求有二:㈠ 聖尋求,㈡ 非聖尋求。

攝頌曰:

    爲通達律儀,    厭知不浄界。

    經覺悟宴坐,    愧所作尋求。

二五 有二白法能護世間,謂慚與愧。

二六 如來於行菩薩道時,多分安住二種尋思:㈠ 不害,㈡ 永斷。

二七 僧俗以力、法二輪,展轉相依,得勤修梵行。頌曰:

    出家與居家,    展轉互相依,

    由力法二輪,    速至涅槃樂。

    出家依在俗,    得如法資具;

    在俗依出家,    獲微妙正法。

    二衆互相依,    受人天快樂,

    度生老病死,    至清涼涅槃。

二八 依住尸羅,能修二法:㈠ 奢摩他(止),㈡ 毘鉢舍那(觀)。

二九 修行梵行,以慧爲上首;解脱堅固,念最尊勝。

三○ 一切世間惡不善法,皆以無明爲其前導;一切世間善清浄法,皆以慧明而作導首。

三一 佛出世間轉於法輪,爲令衆生永斷二法:㈠ 無明,㈡ 有愛。

三二 有二苦事:㈠ 剃鬚髮,㈡ 常乞求。頌曰:

    出家而破戒,    二俱無所成:

    謂失在家儀,    及壞沙門法。

    寧吞熱鐵丸,    烊銅而灌口,

    不受人信施,    而毁犯尸羅!

    諸毁犯尸羅,    無悔無慚愧,

    多受人信施,    定當生地獄!

    諸有智慧人,    應堅持浄戒;

    勿受人信施,    而毁犯尸羅。

三三 世有二種有情墮地獄:㈠ 毁犯浄戒,㈡ 誹謗持浄戒人。

三四 説父母之恩至深難報,謂: 盡壽肩擔父母,供給所須,亦不能報。惟勸導父母生清浄信,恭敬三寶,勤修施慧,乃名報恩。

三五 有二種無欺誑法,謂業與智。

三六 應尊重禮拜供養父母。

攝頌曰:

    善尋輪戒學     無明慧斷除。

    苦毁謗報恩,    無欺誑父母。

(以上卷四)

三七 施有二種:㈠ 財,㈡ 法。

三八 祠祀有二:㈠ 財,㈡ 法。

三九 諸修行者同集會時,應作二事:㈠ 法言,㈡ 宴默。

四○ 言説,宴默,各有善惡。

四一 有二種力:㈠ 思擇,㈡ 修習。

四二 由二種法盡滅故死:㈠ 業,㈡ 壽。

四三 殺生是短壽行,不殺生是長壽行。

四四 有二行相:㈠ 所緣行相,㈡ 作意行相。

四五 生死二法,雖相乖違,而無間無缺。

四六 死有二種:㈠ 不調伏死,㈡ 調伏死。

四七 一切諸法略有二種: 雜染,清浄。

四八 有二種見,令諸有情展轉相違,互爲怨害:㈠ 有見,㈡ 無有見。

四九 有二正見:㈠世間正見,㈡ 出世正見。

攝頌曰:

    施祠與集會,    如不如學終。

    行相相違死,    染浄及二見。

(以上卷五)

法品第三(有二十八段經)

一 劣勝解、妙勝解有情,三世各相親近。

二 三因三緣能感後有: 無明、愛、業。

三 三因三緣令諸有情希求利養,多生過患:㈠ 貪欲,㈡ 躭著,㈢ 受用不見過患。

四 三欲天雖勝,而不出生死。謂: 欲住天,樂化天,他化天。

五 世有一類諸惡苾芻,成就三法,而似驢鳴,謂: 實無戒、定、慧,而自號沙門;如驢逐牛後,自號是真牛。

六—九 明增上三學。

十 具調善戒、調善法、調善慧,名最上士。

十一 若能成就無學戒定慧,當知是人於浄尸羅已得圓滿。

十二 若有希求三種樂事—名譽、利養、生天,應持浄戒。

十三 根、莖、花三種香,不如戒香。

攝頌曰:

    同界感後有,    求利及欲生。

    惡説似驢鳴,    四學與四戒。

(以上卷六)

十四 子有三種,㈠ 等子,㈡ 勝子,㈢ 劣子。

十五 應修無貪等三善根,四念住乃至八聖道。

十六 有三尋思,能令退失無上安樂法:㈠ 親里,㈡ 利養,㈢ 妬勝。

十七 又有三法能令退失:㈠ 事業,㈡ 談話,㈢ 睡眠。

十八 三法和合現前,能令施者生無量福:㈠ 浄信,㈡ 施物,㈢ 福田。

十九 應以三不堅法貿易三堅法:㈠ 以世間不堅之財,爲求涅槃而行布施;㈡ 以不堅之身,成就正見,持戒清浄;㈢ 以不堅之命,如實了知四諦。

二○ 有三種根:㈠ 未知當知根,㈡ 知根,㈢ 具知根。

二一 三種有情應當親近,謂:成就三學,有劣、等、勝三類。

二二 應於其身住不浄觀,應於其息住隨息念,應於諸行住無常觀,苦無我觀。

二三 有三怨賊:老、病、死。有情身中略有三法: 壽命,煖氣,心識。

二四 有三種福業事:施、戒、修。

二五 最勝有三種: 佛、法、僧。

攝頌曰:

子尊重二學,福堅根補羅。

不浄等及怨,福業事最勝。

二六 有三大師出現世間: 佛、無學、有學。

二七 有三時,諸天集會歡喜:㈠ 發心出家,㈡ 如法持戒,㈢ 依法證果。

二八 有三事,天勝於人: 長壽,端嚴,快樂。然亦無常。

説六欲天壽數: 四王天壽五百歲,如人間九百萬歲;三十三天壽千歲,如人間三千六百萬歲;夜摩天壽四百歲,如人間一億四千四百萬歲;覩史多天壽四千歲,如人間五億七千六百萬歲;樂變化天壽量八千,如人間二十三億四百萬歲;他化自在天壽一萬六千歲,如人間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歲。(此中言億,謂一萬萬。)

(以上卷七)

六、 佛本行集經

六十卷,三十六萬餘字。大正藏第三册(六五五),中華藏第一輯第五集(線裝第三十八册)。隋·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。全經分六十品。

發心供養品第一(卷一—三)

説釋迦佛行菩薩道時歷劫供養諸佛事。

受決定記品第二(三—四)

説釋尊行菩薩道時,於然燈佛乃至迦葉佛前受記事。及説然燈佛乃至過去七佛出現時劫、種姓、壽命、説法會數、所度弟子、法住久近等事。

釋尊往昔行菩薩道時,見弗沙佛在雜寶窟内,心生歡喜,合掌,翹一脚,七日七夜,以一偈讚弗沙佛。偈曰:

    「天上天下無如佛,    十方世界亦無比,

    世間所有我盡見,    一切無有如佛者!」

佛即與授記: 過九十四劫,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

賢劫王種品第三(四—五)

説賢劫初乃至釋迦佛世,諸王相續治化閻浮,乃至日種、甘蔗、釋迦族姓因緣,止於浄飯四王。

上託兜率品第四(五—六)

説釋尊於迦葉佛時,爲護明菩薩,託生兜率,乃至將降閻浮,示五衰相,金團天子選其生處,最後爲諸天説一百八法明門。

俯降王宫品第五(卷七)

説入胎、住胎、種種瑞相。

樹下誕生品第六(七—八)

説降生時種種瑞相。(佛於春初的二月八日降生。)

從園還城品第七(八—九)

説從嵐毘尼園迎還王宫,乃至浄飯王爲太子立名悉達多。

相師占看品第八(九—一○)

浄飯王召諸相師占看太子,相師皆謂: 太子具三十二相,必作輪王。阿私陀仙步行入宫看視太子,見太子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必成佛道;恨身衰耄,不克聞法。

私陀問瑞品第九(一○)

阿私陀仙問太子降生時瑞應,浄飯王一一爲説。

姨母養育品第十(一一)

太子降生七日,聖母摩耶命終,姨母爲養育。

習學技藝品第十一(一一)

自八歲起,習文武諸藝。

遊戲觀矚品第十二(一二)

太子遊戲勤劬園,與提婆達多争雁。又與父王出外野遊,觀看田種,見耕人及牛之苦,群鳥争食犁下之蟲,生大悲愍,坐閻浮樹下入三昧,仙人偈讚,父王禮讚。

捔術争婚品第十三(一二—一三)

與諸童子捔術,太子最勝。摩訶那摩以女耶輸陀羅嫁與太子爲妃。

常飾納妃品第十四(一三—一四)

娶檀荼波尼之女瞿多彌爲妃。—太子有三妃: 一、 耶輸陀羅,二、 摩奴陀羅(經云: 此妃唯聞其名,不見現在及往昔緣事。),三、 瞿多彌。

太子於宫中娱樂,足滿十年不曾出外。

空聲勸厭品第十五(一四)

作瓶天子説偈勸太子厭離五欲,出家學道。

出逢老人品第十六(一四)

遊東門,見老人。

浄飯王夢品第十七(一五)

王夢七事,浄居天人化婆羅門爲解釋之,謂是太子出家成佛的預兆。

道見病人品第十八(一五)

遊南門,見病人。

路逢死屍品第十九(一五)

遊西門,見死人。

耶輸陀羅夢品第二十(一五—一六)

遊北門,見出家人。太子向父王請求出家。耶輸陀羅二十夢。太子五夢。

捨宫出家品第二十一(一六—一七)

剃髮染衣品第二十二(一七—一八)

車匿等還品第二十三(一八—二○)

觀諸異道品第二十四(二○)

參跋伽婆仙人。

經云:「菩薩行路,諦視徐行,有人借問,默然不答,彼等人民各相語言:『此仙人者,必釋種子。』因此得名釋迦牟尼。」 跋伽仙處,太子生時,出二金樹;太子出家,金樹還没,時經二十九年。—可知太子是二十九歲出家。

王使往還品第二十五(二○—二一)

王遣大臣、國師二人往請太子還宫,太子堅志不還。

問阿羅邏品第二十六(二一—二二)

參阿羅邏迦藍仙人。

答摩羅子品第二十七(二二)

參優陀羅羅摩子(即欝頭藍弗)。

勸受世利品第二十八(二二—二四)

頻頭娑羅王勸太子受五欲樂,願與半國,太子不受。

精進苦行品第二十九(二四—二五)

日食一麻一麥,苦行經六年,乃至受難陀女供。—以前諸品,未見憍陳如等侍太子,至此品始見。

向菩提樹品第三十(二五—二七)

受乳糜供,浴尼連河,坐菩提樹下。

魔怖菩薩品第三十一(二七—二九)

菩薩降魔品第三十二(二九—三○)

成無上道品第三十三(三○)

昔與魔競品第三十四(三一)

説往昔與魔競的因緣。

二商奉食品第三十五(三一—三二)

佛觀十二因緣成道。

受迦羅龍王請,爲授三皈五戒。授牧羊天子三皈五戒。受二商主供,爲授三皈五戒。藥神女天以呵梨勒果供佛,爲授三皈五戒。

梵天請品第三十六(三二—三三)

受善生女供,爲授三皈五戒。受糞掃衣。梵王請轉法輪。

轉妙法輪品第三十七(三三—三四)

於波羅奈國鹿野苑初轉法輪,度五比丘。

耶輸陀因緣品第三十八(三四—三五)

説耶輸陀(案即耶舍,此云上傘,波羅捺城善覺長者之子)出生乃至出家證果因緣。

耶輸陀宿緣品第三十九(三六)

波羅捺城四長者—無垢、善臂、滿足、牛主,皆耶輸陀(即耶舍)之友,出家證果。耶輸陀在家時之五十友,出家證果。耶輸陀度五百商人出家證果。説耶輸陀往昔因緣。

富樓那出家品第四十(三七)

富樓那與二十九友同詣佛所,出家證果。

那羅陀出家品第四十一(三七—三八)

説那羅陀(或云即摩訶迦栴延)出家證果因緣。那羅陀是阿私陀仙之弟子。

娑毘耶出家品第四十二(三八—三九)

説娑毘耶出家證果因緣。

佛成道後,在鹿苑時,並佛本身共有八人;六月十六日安居,至九月十五日,共有九十三人解夏。

教化兵將品第四十三(三九—四○)

諸方詣佛求出家者漸多,佛勅諸比丘往他方遊化,欲出家者,授與三皈,即得具足。

教諸比丘乞食行法。

佛漸至優婁頻螺聚落,至一林中,度三十男子出家證果。又度六十雲種姓人出家證果。

佛渡恒河,度船師出家證果。

次經諸聚落,度化諸人,詣兵將婆羅門家,難陀、波羅二女設供。

提婆婆羅門借錢設供請佛,得大富報。佛説提婆往昔因緣。

佛從波羅捺至優婁頻螺聚落,中間度化八萬人。

迦葉三兄弟品第四十四(四○—四二)

佛現五百神通化三迦葉千人。(優婁五百,那提三百,伽耶二百。)

優波斯那品第四十五(四二—四三)

佛度優波斯那梵志(三迦葉之外甥)等二百五十人。説三迦葉往昔因緣。

布施行園品第四十六(四四—四五)

佛與三迦葉等千比丘遊摩伽陀國,途經法雨林,説偈度五百仙人,皆證六通,而般涅槃,佛身自起塔供五百仙人舍利。 至摩伽國,受頻頭娑羅王供,王以竹園施佛及僧,因聽許比丘自畜園林。又説竹園是迦蘭陀長者所施。

大迦葉因緣品第四十七(四五—四七)

説大迦葉降生、出家、乃至佛讚頭陀第一,至彌勒佛時作大利益等。

跋陀羅夫婦因緣品第四十八(四七)

説跋陀羅(大迦葉在家時妻)出家證果因緣,及其往昔因緣。並説夫婦二人往因。

舍利目連因緣品第四十九(四七—四八)

説舍利弗、目犍連領五百外道弟子出家事。並説往昔因緣。

五百比丘因緣品第五十(四九)

説舍利弗與五百比丘(即前五百外道弟子)往昔因緣—即商主與五百商人墮羅刹女國,馬王度令得脱事。

斷不信人行品第五十一(四九)

佛成道後,度出家弟子漸多,有不信者,起諸譏毁,佛教諸比丘説偈斷之。

説法儀式品第五十二(四九—五○)

佛因頻頭娑羅王請,爲諸比丘制説法儀式。因誡比丘須依和上阿闍黎教,而説往昔慈者商主持八關齋,不聽母教而輒入海採寶之報。 聽衆多,説法音聲不徹,佛聽許或立、或行,隨便説法。

歌詠説法有五失: 一、 自染歌,二、 他聞生染而不受義,三、 以聲出没便失文句,四、 俗人聞時毁呰譏論,五、 將來世人聞此事已,即依俗行以爲恒式。

尸棄佛本生地品第五十三(五○—五一)

佛行苦行,日食一麻一麥時,耶輸陀羅亦於宫中行諸苦行。佛爲優陀夷説此往因。

佛六年苦行,羅睺羅亦在胎六年始生,諸釋瞋忿,王欲殺之,佛自手書,天王持交浄飯王,以解耶輸陀羅之難。

浄飯王聞太子成佛,遣優陀夷及車匿往請世尊,二人至佛所,出家後,方回國報告消息,謂佛不久當遊本地。

爲舍利弗説尸棄佛初遊本生地事。

優陀夷因緣品第五十四(五二—五三)

佛遊本生地,住尼拘陀林,勅優陀夷教化父王生信,因説優陀夷往因。父王與大衆往林見佛,佛現神變,爲王説法。

優波離因緣品第五十五(五三—五五)

説優波離出家因緣及其往因。

羅睺羅因緣品第五十六(五五—五六)

説羅睺羅出家因緣,及説住胎六年之因。亦説耶輸陀羅懷胎六年之因。

因羅睺羅出家,受父王請,制: 父母不許者,不得出家。

難陀出家因緣品第五十七(五六—五八)

佛度難陀出家,以神力執難陀上天堂,下地獄,伏彼欲念,令證羅漢。説難陀往因。

因難陀故,制諸比丘: 不得與如來等量作衣;不得受持出光衣(謂發亮的衣服);不得眼塗媚藥;不得著妙革屣;不得執輕妙鉢;不得執傘入城乞食;不得畫婦女相觀看。

婆提唎迦等因緣品第五十八(五七—五九)

提婆達多求欲出家,佛不許可。

阿難欲出家,父母不許,遂逃往毘提耶國受不言戒,行仙人行,父母方許其出家。

説摩尼樓陀(摩訶那摩之弟)出生因緣。

婆提唎迦釋種童子,受浄飯王灌頂爲王。

釋王婆提唎迦及摩尼樓陀、跋涪婆、富毘羅、難提迦、阿難、提婆達多等釋子及剃髮師,俱往佛所出家,佛唯不許提婆達多及阿難出家,餘皆得度。阿難與提婆達多乃往雪山下跋耶瑟吒長老處出家,後詣佛所。佛説往昔與提婆達多爲怨因緣(即二頭鳥事)。

婆提唎迦證羅漢果,獨住空閑而稱快樂,佛問其由,彼乃説之。佛讚爲豪姓出家最第一。並説其往因。

摩尼婁陀品第五十九(五九—六○)

摩尼婁陀(即阿耨樓陀)聞法時睡,佛呵之。摩尼樓陀從此不睡,致雙眼失明。

佛爲摩尼樓陀穿針。

説摩尼婁陀往因—然燈佛前發願爲天眼第一;賊以箭頭挑燈炷令燈增明;以稗飯供辟支佛。

阿難因緣品第六十(六○)

説阿難爲佛侍者,多聞第一,往昔因緣。

卷末云:「長老分那婆素(井宿),宫毘羅,難提迦,此三人,唯知其出家由緒,不知所生因緣及往業。」

又云:「或問曰: 當何名此經?答曰: 摩訶僧祇師,名爲大事;薩婆多師,名此經爲大莊嚴;迦葉維師,名爲佛生因緣;曇無德師,名爲釋迦牟尼佛本行;尼沙塞師,名爲毘尼藏根本。」經文中,亦多引五師之説。可知此經是佛滅度數百年後,西土賢哲所集。

别譯一種

⑴ 〔 佛説諸佛經〕 

一卷,一千餘字。大正藏第十四册(一一二),中華藏第一輯第九集(線裝第六十五册)。宋·北印度沙門施護譯。

此經與佛本行經的發心供養品之前分同。